Sunday, May 2, 2010

2010年5月 严新医生北美5月遥祝周年纪念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新浪网友2010-05-07 16:18:17




我想不是严新气功爱好者的朋友,看来实际上比爱好者更加明白严新气功,对严新气功的要领一抓就准。不懂您是怎么不练严新气功又获益于气功的,这是个很好的方法,不妨拿出来交流一下。只是不知您是否真的不明白,严新老师绝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医生,他更是一位大行大愿普度众生、普传大道者。想当年,严新老师意气风发,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,将无数人从身体的痛苦,心的迷惑中带上了修行的道路。我想,老师用了那么多精力去做各种科学验证工作,那是为了证明给不信的人看的,如果社会上没有这么多的障碍,严老师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帮助更多的人。国外同学两年没有见到老师,国内已经十几年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了,很多很多人在练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,需要老师的指点。由于国内的情况更加复杂,各种功派杂乱,各种打着严新气功名义的功法混杂其间,很多新进入严新气功大门的爱好者,缺乏分辨力,缺乏正确的引导,很多人,都是在很费力的摸索中。爱好者之间互相帮助,互相指导,但是,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是历史上最复杂时期,即使是练功20多年的人,在这么复杂的环境下,经历十年的无法得到老师的指点,自己本身也存在诸多困惑和障碍,大家之间的相互援助,是多么的艰难,可想而知。大家希望老师回到群众中来,回到更多的真正需要他的人中间来,怎么是把老师抬到神坛上呢?恰恰是把老师禁锢在一个小圈子中的做法,才是造神。不在人民群众中间,大道如何普传?众生如何普度?严新老师不是个人或某个群体专属的,他是属于中国的,属于这个世界的。




新浪网友2010-05-07 16:18:38
如果不是严新老师当年不畏困难,不惧危险,把至今世间无有可比的高级功法带到群众中,我们现在可能都还在浑浑噩噩的度日。而很多人或许早已失去了生命,很多人或者至今生活在极其痛苦的生活中。现在各种功派林立,各种宗教如此兴盛,大行其道,如果没有严老师为他们甘冒危险铺平道路,恐怕,至今都还是些要被砸烂的封资修,要被打倒的牛鬼蛇神。但是,现在他们又有谁记得起他们的今天的辉煌是严老师给的?当他们高坐高广法座,以正法的名义斥气功是外道的时候,他们不记得自己的今天是如何得来的。现在又有什么方法能够如严新气功般使人如此迅速的获得利益,又有几人可以如严老师般真正深入讲解出练功的道理和修行的境界?他们多数人自己都还稀里糊涂的,如何能够度众生。至今,出来传功、传法的,并无人能和严老师相提并论。我们以众为师,学习各家的所长,但是我们心中始终只有严老师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。说小了,严新气功爱好者需要老师,说大了,现在各种功法混乱,需要老师这样的人带领大家理出个头绪。大家都按照德的标准去工作生活练功了,社会就稳定了。能遇到像严老师这样真正一心爱国,又大慈大悲、德行高尚、戒行严格、功力高强,又科学严谨的老师,是我们爱好者的福气,是这个世界的福气。从各种角度讲,严老师回归大家中间,是大家的祈盼,是需要。




新浪网友2010-05-07 16:26:35



读到楼上催人泪下的帖子,深为严老师有这样的追随者感到欣慰。我以为,这才是对老师的体贴和对严新气功的关爱。是的,我们功力深厚的老师出山以来,顾全大局 ,国尔忘家,两袖清风,澡身浴德,无私无畏,种玉怀荆,奋力拼搏,宣明大化,胸怀若谷,古道热肠,慈悲为怀,以德为本,戒行严格,正身知人,礼接左右;教功夜以继日,治病分文不取;近十年来东奔西跑,数过家门而不入,以天下人的父母为父母,以爱国为己任,以科学为先导,为了为气功正名,为了让气功瑰宝光耀世界,我们的老师如同《西游记》里的主角,正在经历81难的磨练;为此他呕心沥血,舍身忘死,心力交瘁,还要痛心疾首的清蛀虫、除贪官,斩马谡。如果,说这样的人是“神”的话,那么,他应当是国家的道德之神、是民族的振兴之神、是气功爱好者的楷模之神。如果我们的国家有更多的道德之神、振兴之神和楷模之神的话,那么,在温总理的“仰望星空”与“脚踏实地”中间,北大的学子们就能找到一条连接两者的“纽带”或是通达两地的“桥梁”。下面是一位被教皇封“圣”(相当于东方的神祗)的人——印度修女特蕾萨(1910-1997)的故事。在诺奖授奖式上,特蕾萨说: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。她对记者说:贪婪——对权力的贪婪,对金钱的贪婪,对名誉的贪婪,这是当今世界实现和平的最大障碍。获奖后,特蕾萨卖掉了奖章,连同19万美元的奖金,全部捐赠给贫民;教皇赠给她的林肯高级轿车,她也通过义卖,将所得款项赠予一所麻风病医院。1997年特蕾萨去世,印度为她举行两日的国葬。出殡那天,就在她的遗体被抬起来那一刻,包括印度总统在内的现场所有人全部双膝下跪,两边大楼上的人也全跑下来——没有人敢站得比她高。因为,没有人能付出得比她多,……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