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24, 2009

特异功能很好玩

钱学森同志和有特异功能的孩子们在一起

访《自然杂志》期刊前辈李顺祺
特异功能很好玩

1979年的夏天,《自然杂志》刊登了一篇文章:《非视觉器官图像识别的观测报告》。 报告说,北京的两个孩子,11岁的王斌和13岁的王强,可以用耳朵“认”字。背着他们在白纸上写好字,折好掖在他们耳朵后面,或者是放在他们腋下,都能被轻易“认”出来。
“这太神了,我当时有些将信将疑,但是这篇文章是发表在《自然杂志》上的,而且是很多专家一起去做的测试。”北京读者文丽(化名)说,几乎是一夜间,大家都知道了这件事,大部分人是相信的,很多人甚至实验自己是否也有这种功能。 李顺祺坦承,他跟这件事有直接关系。
“当时我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,有人跟我说了两个孩子有特异功能的事儿,我下了会就赶紧跑过去,不过那天他们恰好不在。回上海后我跟杂志社汇报了这件事,结果社长带队,找了4个编辑,汇合了一些北京的教授,大家一起去给两个孩子做了测试,也就有了那篇稿子。当时对‘特异功能’的报道,在国内还几乎没有。”
李顺祺说,这篇文章登出没几天,社里就接到了“大人物”的电话。 钱学森的涂秘书来电话,说是钱老要来看望《自然杂志》的同志们。“钱老说,我们《自然杂志》登了有关人体特异功能的文章,是全国领头的,他看了我们的一些文章觉得很不错。他推荐社长出山,成立一个人体科学研究会,社长同意了。”
如果说,发表在杂志上的几篇文章,还是毛毛细雨,1980年2月4日至10日,由《自然杂志》牵头,在上海召开的“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”,真正促发了一股潮流。 “第一次会议还是比较‘纯洁’的,很多大学教授都来了,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检测。要是以今天的眼光来审视那个会议,它好像不科学。但是在当时,那个会议是以科学的名义召开的,也反映了那时的中国科学界中的一部分真实情况。但是第二次在重庆开会时,情况就变得复杂了,很多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人也来了。”
李顺祺说,他原本是负责这个版块内容的编辑,参与了很多特异功能研究会的事,后来学界有朋友都劝他说这是“伪科学”,他就调到其他版块去了。这是1983年左右的事情。 李顺祺离开这个“漩涡”的时候,正是“特异功能”在民间风头最盛的时候。
“那时候好多‘大师’都来做报告。我记得有一个‘大师’曾经在工人体育场开了一场报告会,好几万人都去了,座无虚席。那次我也去了。他表演了很多的绝活,用眼睛吃东西,挪动东西的位置什么的。”
文丽那时候正是二十几岁的年纪,对什么都新鲜。“什么科学反科学,那是专家们的争论,一般的老百姓,也就是跟我一样,抱着半认真半玩乐的心态去参加这些活动的,觉得特异功能很好玩,至少说明人们生活得更轻松了。”
杂志也是一所大学

在国家图书馆南楼的馆藏图书中,记者找到了1978年创刊的《自然杂志》。 简单的封面,黑白的插图,封底标价是:0.32元。 已经退休在家的李顺祺,曾为这本今天不太有人知道的杂志,默默工作了近30年。
《自然杂志》创刊于1978年5月。这年春天,召开了“全国科学大会”。其间,钱三强说,世界各科技先进国家都有综合性的自然科学杂志,我们自己办一个很有必要。于是《自然杂志》就此诞生。
“那时正是整个科学界的春天,也是科普类杂志的春天,《自然杂志》一诞生,在学术界就很有声望,那时候风头正好。”这本刊名由郭沫若题写的杂志,立刻成为一个标杆。
“我是学物理学出身的,到了《自然杂志》就分管高能物理和能源,那时我接触的著名科学家太多了,联系最多的是杨振宁、李政道、丁肇中、吴健雄这些人。”就是在这个时候,中学物理老师张明生,把一叠手稿交到了李顺祺手里。
“我看了他的研究成果,很惊讶,也很感动,但心里还是很矛盾,因为那个时候,《自然杂志》对稿源的要求很严格,我约稿子也是很挑剔的,只找国内一流的科学家,大学副教授一级的给我稿子,一般都不用。我跟社长商量了一下,没想到社长比我还痛快:登他们的文章,一定要培养青年人才,杂志也是一所大学。”
于是,这些“物理爱好者们”的稿件,陆续登上了《自然杂志》。这本杂志成了很多青年的“启蒙老师 ”,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像张明生一样,“脱胎换骨”成了名牌大学的教授。 “我们给了他们一个‘发声’的阵地。当然也是因为《自然杂志》在当时确实办得好,这是一个现在不可能复制的办刊模式。”
李顺祺说,因为《自然杂志》的规格比较高,创刊时就从上海的出版界挖了好多骨干编辑过去,当时光编辑就有20来个。从经济上,国家也给了很大的支持,“当时我要是听说北京哪个著名科学家的什么科学论文准备发布了,当天就动身,坐飞机到北京,一脑袋就扎到中国科学院,把他们最权威、最前沿的论文拿来首先发表到《自然杂志》上。”
“每年到全国各地去开各种专业会议,更是数不胜数。你想想,那是在1978年左右,坐飞机全国各地跑,那是多么大的投入啊,国家是在不计成本地办好这本杂志。”
李顺祺今天还很怀念当时科普杂志的盛况——大人小孩都爱拿着本科普杂志看。他觉得,当时杂志比较少,任何书,不管是自然科学的还是社会科学的,都大受欢迎。只要是知识,大家就像“海绵吸水”一样,热切企盼着。
“那时人们普遍在寻找出路;科学,被大家看作是一道走出贫困和落后的大门。”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